当前位置:墨兮台文学网>其他小说>孝与不孝生死绕>相逢一笑泯恩仇

相逢一笑泯恩仇 (1 / 2)

对于曹操其人,人们己经习惯了罗贯中的定性,那就是"奸雄"。衬托"奸雄"这个名称的最佳佐证,当推曹操所说的那句"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"。近期阅读《三国演义》、《三国志》等书有关章节,发现内中有三个人,虽然做了背叛曹操的事,但曹操不仅没有为难他们,而且还好生款待了他们或他们的家人。

这三个人,名叫魏种、毕谌、刘备。相对于后来成为三国霸主之一的刘备,其他两人的大名,能够清楚记得的读者,似乎不多。不过,就戏弄曹操的程度而言,这两位老兄,却明显甚于刘备。如谓不信,且容我逐一道来。

先说魏种。魏种是个"孝廉"。"孝廉"这个称呼,汉朝时期是指"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"。一旦某人被举荐为"孝廉",没有官职者可授官职,原系小官者可升大官。这么一说,"孝廉"好像就是一个职位,其实不是,"孝廉"侧重于肯定人品,具体含义就是"孝顺亲长、廉能正直",有点类似时下的"模范"、"先进"。

那么是谁举荐魏种当上"孝廉"的呢?不是别人,正是曹操。按理,得到曹操如此信任,魏种应以涌泉回报曹操的滴水之恩,但奇怪的是,魏种却做了一件有违其人品之事。公元194年,乘着曹操第二次东征陶谦,留守兖州的张邈,举起反叛曹操大旗并迎吕布入主兖州。面对诸多来自兖州的语焉不详的消息,曹操十分自信地对亲随们说:"即使兖州到了沸反盈天的地步,至少魏种这人不会背叛于我。"及至坐实魏种也反叛的消息后,曹操方才发下毒誓:"纵然这家伙跑到天涯海角,老子也决不会放过他。"

打败吕布不久,曹操就派大军前去围攻魏种所蜗之地射犬城并生擒了魏种。按理,有违曹操那句处世名言的魏种,难逃一死,但奇怪的是,曹操竟然宽恕了魏种,宽恕也就罢了,曹操竟然还封魏种为河内太守。如此厚待一个忘恩负义于己的人,这叫什么事嘛?

接着就说毕谌。毕谌是个人才,正因为是人才,时为兖州牧的曹操,方才提拔他当了"别驾"。古时"别驾"地位较高,十分类似时下的"助理"一职。如今的部长、厅长、局长助理,常把自己能够与部长、厅长、局长同坐一车,看作是种荣幸。但古时"别驾"的荣耀,恰恰是可以不与刺史同车、自己可以另乘一车!由此可见,曹操提拔毕谌为"别驾",纯属"铁哥们的干活"。但就是这个毕谌,也做辜负曹操之事。

公元194年,背叛曹操的张邈,抓了毕谌的家人。得悉此情,毕谌愁得茶饭不思。曹操因此动了侧隐之心,他对毕谌说:"你的家人都被张邈掳了人质,你就去张邈那边干事吧。"毕谌一边急忙跪谢曹操,一边表白:"等我将老母等亲人安排妥当后,必定返回效忠于你。"这话感动得身处四面楚歌的曹操,当场流了泪水。

毕谌一到张邈处,就把自己的信誓给忘了,不仅忘了,而且还十分热心地为张邈出谋划策,制肘曹操。面对如此说话不算数的毕谌,曹操好不五味杂陈。

数年之后,曹操击败张邈,缢死吕布,捕获毕谌。按理,毕谌有违曹操那句处世名言,难逃一死。但奇怪的是,曹操竟然宽恕了他,宽恕也就罢了,曹操还为其开脱:"懂得孝顺父母的人,必定也懂得忠于君主,我就喜欢这样的人。"并封毕谌"鲁相”一职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