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兮台文学网>都市小说>我有科研辅助系统>253 人在家中坐,文章天上来(求订阅)

253 人在家中坐,文章天上来(求订阅) (2 / 4)

具体操作起来也并不难,只需要开发出一种明星材料即可,高档次的文章挂在那里,自然有人闻风而动。

学术圈很纯粹,你能让我发文章,我就跟你(的方向)走。

假如学姐的IDT-I材料发表了AM之类的高档次文章,自然会有不少研究者会基于学姐的IDT-I材料,开发配套的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,以及制备类似结构的A-D-A非富勒烯受体分子。

就像许秋之前发的那篇AM,报道了一种新型给体材料PCE11后,就有不少人跟风。

连深城那家光电材料公司都与时俱进的,把PCE11合成出来进行销售,还卖到了他的头上来。

而且,许秋前段时间在谷狗学术镜像上搜索过自己AM这篇文章的标题,发现文章的实时引用次数已经达到了16次。

要知道AM的影响因子也不过20多,而期刊影响因子,通常计算的是两年时间内发表文章的平均被引用量。

而许秋这篇文章才刚刚出页码,发表时间还不过半年。

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,他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,绝对会超过AM期刊本身影响因子不少。

之前被选为封面文章,估计很大程度上,也是因为这篇文章在近期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追捧。

魏老师手上就收到过四篇关于PCE11体系的审稿文章。

第一篇是之前和许秋撞车的严虎课题组,他们投的是JACS,因为工作内容和他的AM基本重复,许秋就直接拒稿了。

第二篇是JMCA的审稿,他们主要合成了一种新型饶丹宁体系的A-D-A类型非富勒烯受体,用到许秋的PCE11分子作为基准给体材料,效率中规中矩,4%左右,许秋给了他们一个小改的意见,后面他们的文章顺利发表了。

还有两篇是SCI三区、四区小期刊的审稿,魏老师直接拒了。

不是拒掉了文章,而是婉拒了编辑的审稿请求,魏兴思也不是什么期刊的审稿都接,只有他会投的期刊的审稿才会感兴趣。

这也算是行业潜规则,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,你帮编辑审稿审多了,就能在编辑那边混个脸熟,等你下次投稿去的时候,除非文章质量太差,不然编辑大概率也会给你一个机会,让你的稿件送审的,不至于直接上来就拒稿。

这是一个充满PY的世界,老外也不是那么死板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会讲人情的。

除了魏老师审稿时碰到的那四篇外,还有很多其他审稿人审稿的“漏网之鱼”。

不谈SCI三四区的文章,单单发表在一二区期刊上,魏老师下载下来的一共就有十一篇相关文章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