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兮台文学网>其他小说>季汉长存>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内务(下)

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内务(下) (1 / 3)

人心千奇百怪,所求各有不同,一个势力之中,来自五湖四海之人又岂能毫无矛盾芥蒂?

刘邦曾说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,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,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,只是能用这三人,故而天下为他所有。

话虽轻描淡写,但其中难处却是显而易见的。单说将刘邦换成其他人,哪怕是换成韩信,张良和萧何能够服膺?沛县功臣集团可能接受韩信?换成张良和萧何也是如此。

用人,难处不仅在用贤,亦在能让贤人和睦,哪怕只是表面的和睦。历史袁绍麾下也是贤臣良将济济,田丰、沮授被人称赞为良、平之才,审配、张郃、高览、荀谌都是一时之选,并不比曹操的谋臣武将班子差。

而袁绍的问题便在于没能缓和各方势力的矛盾,“人才”们互相攻讦,吵吵闹闹,人主之才不及他们,又如何能分辨对错?

是以从刘备就任冀州刺史后,李澈便一直在向他灌输一碗水端平的思想。比如不要太过偏向于元从们,刘备一开始的打算可是让李澈署冀州刺史府事,如今这个位置却是由荀彧、沮授分摊,这便是妥协平衡的结果。

但各方势力总有强弱,尤其是如今刘备的根基在冀州,冀州士族便是刘备幕僚中最大的一股势力。荀彧为代表的外来派、李澈为代表的元从派都有所不如,这种差距不是指高层,而是中下层的执行,终究是要倚靠冀州士族的。

这种划分只是一种简单的区分,现实中自然没有这般泾渭分明,例如荀攸,他算是外来派,但也属于元从一系。田丰紧跟李澈,视角也不在局限于冀州一地,冀州士族之中,赵魏士族,冀北士族,渤海士族也是互有隔阂。

政治事务中人的立场,用地域划分也只是简单概括罢了,毕竟常人心中或多或少还是会偏向乡梓。

但具体到官职分配却又不同,在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影响下,乡梓互荐可谓蔚然成风,由于察举制的存在,乡邻抱团的现象更为严重,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人人都作此想。

那么冀州士人自然希望官位都能由冀州人担任,每一个官位,便是一份利益,人为财死鸟为食亡,自古莫有例外。

然而如今一个冀州挤进来几方势力,本就僧多粥少的官位更显紧缺,一部分冀州士人就动起了歪脑筋,希望能让一些人腾出官位来。

此前刘备入雒,荀彧总掌冀州军政要务之时也与这些人起了不少龃龉,只是春风化雨的荀彧让他们无处下手,有力无处使,甚至只能被荀彧牵着鼻子走。

这次他们又将目标定在了远在青州的李澈身,寻找机会眼药,毕竟隔得远,天长日久之下,想必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。

却不料刚一开口便被沮授喝止,几位位居高层的冀州士人也只是冷眼旁观,这种情况下傻子也发觉到了不对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